该病的潜伏期为4至5天,最长21天。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类似感冒症状。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1℃,持续3至8天,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急性型:较少发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感染后1至2天内死亡。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舌头等处。可引起呼吸困难、发烧、流眼泪、流口水、腹泻、流产,甚至引起病羊死亡。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别称羊瘟、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等,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