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防治油菜菌核病

2025-06-07 13:51

抓住用药适期。坚持“主动出击,积极预防”的策略,以油菜生育指标为依据,掌握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时首次用药防治,早达标的田块早用药,迟达标的田块迟用药。一次施药后5-7天及时用好第二遍。防治菌核病:首先,做好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势增强;第二,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第三,在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防治,连防二次。

选用无病种子。可在接近黄熟时,在田间选取无病健株,单打单贮,留作种用。种子播种前要先筛去粗大菌粒,后用波美1.03~1.10度的食盐水(即5千克水加食盐0.5~0.75千克),除去上浮的枇粒和菌核,将沉入下部的种子洗净,即可催芽或播种。

轮作或做好排灌工作。最好实行水早轮作制度,早地应与禾本科作物大面积轮作,轮作年限应在2年以上。加强田间管理,对地势较低,排水不良的地块,整成窄畦,开沟排水,天旱时实行沟灌,避免漫灌。清除脚叶,集中处理,以减少病源。在终花期,摘除病、老、黄叶,切断再侵染途径,使株间通风透光。油菜脱粒后,集中烧毁茎秆和残渣。

选栽抗病良种,应避免过早播种。药剂防治。在油菜生长的开花期,当叶发病率在10%以上,茎发病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用药1~3次,每次间隔7~10天。常用药剂:40%的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的异菌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使用以上药物时应注意集中喷施于植株的中下部。

油菜菌核病防治:清洁田园,减少菌源数量。适当调整播种时期,使油菜初花期推迟,花期集中,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发生。水旱轮作;深翻土地;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控制田间湿度;初花期选喷咪鲜胺、菌核净、腐霉·多菌灵。发病初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