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鳞茎,发病初在叶上生白色斑点,椭圆或近圆形,初期为白色至浅灰褐色,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后斑点逐渐扩大,相互融合成椭圆形大斑,使葱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在枯叶上生出大量灰霉。叶鞘和鳞茎颈部感染时发生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长灰色霉。贮藏期间在鳞茎顶及肩部出现干枯稍凹陷的病斑,变软,淡褐色,鳞片间有灰白色霉。后期产生黑褐色小菌核。
在田间发病,主要危害叶鞘、花梗及鳞茎颈部形成淡褐色的病斑,内部腐烂,潮湿时病部长满灰色粉状霉。若在叶尖发病,先为白色椭圆或近圆形斑,直径1-3毫米,病斑不断扩大,能连成片而使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可发生灰霉。在花薹和小花上的病症,与叶尖发病相同。贮藏期发病,先在颈部或肩部出现稍凹陷的病斑,而后变软、呈淡褐色,鳞片间有硬色霉层,后期产生黑褐色小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