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症状多样,根据寄主反应和病征特点,可分为疱斑型、边缘坏死型、干枯型、褪绿型、梭斑型、疮痂型6类。该病在陕西旬邑县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上旬和9月初,并已建立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函数。苹果黑星病主要为害叶和果实。叶片正面和背面均可能出现病斑,起初呈淡褐色,圆形或放射状,渐演变为黑色,上生黑色绒状霉层,直径3—6mm。嫩叶上病斑多呈放射状或羽毛状,褐色或黑褐色,霉层不明显。发病后期,四周组织增厚,中央变灰色或灰黑色。叶柄染病,形成棱形或长条状病斑,病叶早期脱落。果实发病,病斑多出现于果实肩部和胴部,起初黄绿色,渐变黑褐色至黑色,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黑色霉层。随果实增大,病部凹陷龟裂,病果畸形。病重树早期落叶,产量大减,质量降低,树势削弱,花芽形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