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也可潜伏在种皮内越冬。冬季温室也为病原菌越冬提供了重要场所。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菌丝体和拟菌核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通过种子调运可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未经消毒的种子播种后,病菌可直接侵染子叶,引发病害。寄主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和昆虫进行传播,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2~27℃,病菌生长适温24℃,8℃以下,30℃以上停止生长。发病最适温为24℃,潜育期3天。低温、高湿适合本病的发生,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60%,病势发展缓慢。气温在22~24℃,相对湿度95%以上,叶面有露珠时易发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内光照不足,通风排湿不及时,均可诱发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