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主要有哪些?

2025-06-06 23:18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病原以成虫、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主要分布在土表10厘米土层内。番茄根结线虫病以幼虫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或瘤。线虫发育至4龄时交尾产卵,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壳,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根结线虫成虫喜温暖湿润环境。在棚室保护地栽培,提高了土温,增加了土壤湿度,更易于根结线虫的繁殖,受害逐年上升。地势高燥、沙质土易发病,重茬地发病重。地势低洼、长期积水、板结、干燥情况下不易发病。根结线虫病发生适宜温度为25℃~30℃,10℃时停止活动。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造成危害,在大棚、温室和露地等番茄上都有发生,南方露地栽培发生更为普遍。保护地栽培时的土壤温湿度更适于根结线虫的繁殖,发病较重。线虫随病残体在约2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一般存活1~3年。翌年离开卵囊团的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并刺激细胞膨胀,形成根结。土壤湿度40%~70%时,繁殖最快,也适宜其在土中的存活和累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