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6-06 08:59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由羊肠道中的天型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毒血症。该病急性发作,造成羊只死亡,死后的羊肾脏软化,因此又称为"软肾病"。该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膘情较好的羊,绵羊比山羊易感。本病多发生在初夏,主要诱因为多雨,气候骤变,大量食用青草、精饲料、青绿饲料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注射“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及消毒工作。要限制给羊只饲喂高浓精料,在配合日粮中可加入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本病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一次“羊三联四防”疫苗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羊痢疾四联疫苗5毫升;严格控制羊的进食量;让羊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尤其对圈养羊,每天要进行轰赶,以强迫其运动。

治疗方法包括用氯霉素对患病的羊进行肌肉注射,每次0.5-0.7克,每日3次。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500毫克混合,对肉羊进行一次肌肉注射,每隔6小时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4次。脱水严重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加10%安纳钾5毫升,每3-5小时注射一次。羊发生肠毒血症后,症状轻的,用环丙沙星注射液15~30毫升肌肉注射,同时喂食2克链霉素,一日2次,连用1~2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