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株和科学栽培管理。首先,应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如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播种前,使用粉锈宁、羟锈宁或恶霉灵等药剂拌种,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在田间管理中,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连作,以减少病源菌的积累。同时,调整播种期,确保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以缩短玉米出苗时间。
在玉米生长期间,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深埋,防止病菌扩散。此外,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可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菌毒清或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扭曲的心叶,需用刀纵向剖开,以促进药剂的渗透。
化学防治方面,可使用戊唑醇湿拌种剂进行拌种,或使用根保种衣剂包衣。在玉米播前,按药种1:40的比例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唆醇乳油20g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小时,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外,还可使用三唑酮、拌种双、萎锈灵或福美双等药剂进行拌种或喷雾防治。
总之,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农业措施和化学药剂,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株和科学栽培管理,以及适时使用化学药剂,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