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主要发生在高温干旱、蚜虫数量较多的季节,通常是夏季和秋初,集中在6月至8月。该病在夏秋季高发,一般病株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60%~80%甚至更高,显著影响产量。花椰菜病毒病不仅侵染花椰菜,还可危害紫甘蓝、芥蓝、豆瓣菜、乌塌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该病在苗期发生较重,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小型褪绿斑,随后叶片颜色变淡或呈现浓淡相间的绿色斑驳,随着病情发展,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最终全株坏死。成株期染病后,嫩叶出现浓淡不均匀斑驳,老叶背面有时产生黑褐色坏死斑,或伴有叶脉坏死,导致病株矮化畸形、叶柄歪扭,内外叶比例严重失调,轻则花球变小,重则不结球。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生育期、气候、栽培制度、播种期和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高温干旱、蚜虫数量多、田间管理粗放、幼苗发育不良时,病毒病发生较重。花椰菜病毒病高峰期集中在6月底至7月下旬。在新疆和甘肃,6~8月份是病害高发期;黄河流域以北,8月中下旬是关键期;东北地区则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若遇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生会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