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有多大危害?

2025-06-02 09:51

黑痘病又名疮痂病,是葡萄果实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病害,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可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枝梢干枯,停止生长。叶受害后初期发生针头大褐色小点,之后发展成黄褐色直径1-4毫米的圆形病斑,中部变成灰色,最后病部组织干枯硬化,脱落成穿孔。幼叶受害后多扭曲,皱缩为畸形。果实在着色后不易受此病侵染。绿果感病初期产生褐色圆斑,圆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边缘红褐色或紫色似"鸟眼"状,多个小病斑联合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味酸、无食用价值。新梢、叶柄、果柄、卷须感病后最初产生圆形褐色小点,以后变成灰黑色,中部凹陷成干裂的溃疡斑,发病严重的最后干枯或枯死。

叶片发病后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以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并沿叶脉连串发生,干燥时破裂穿孔。叶脉受害后,病斑梭形,稍凹陷,暗褐色。由于被害后因停止生长而使幼叶皱缩、扭曲成畸形。严重感病部位以上枝梢枯死。果实发病,初产生圆形深褐色小点,以后扩大,直径可达2~5毫米,中部凹陷,呈灰白色,外部深褐色,周缘有紫褐色晕,呈现典型的“鸟眼状”病斑。染病的幼果长不大,色深绿,味酸质硬、畸形,病斑处有时开裂。多个病斑可连成大斑,病斑仅限于果表,不深入果内,但果味酸,丧失食用价值。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