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应该如何防治?

2025-06-01 20:12

西瓜枯萎病俗称蔓割病、萎凋病、萎蔫病、死秧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西瓜上的病害。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病,伸蔓期至开花坐果期是枯萎病敏感期。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西瓜枯萎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

防治西瓜枯萎病,首先要选种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培育无病壮苗,其次要合理轮作倒茬、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第三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控制田间湿度,第四要在初发病时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吡唑醚菌酯、腐霉利、腈菌唑等农药田间交替喷雾防治。

1.合理轮作:与旱田作物实行7-8年轮作。

2.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种高产抗病优良品种。

3.种子消毒:用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消毒60分钟。

4.播种或移栽时施用药土:用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药:土(肥)比为1:10制成药土(药肥),播种或移栽时,每穴撒施药土(药肥)10克左右,预防土壤中病菌的侵染。

5.灌根防治:对田间发现的病株,抓住发病初期用30%甲霜?噁霉灵(瑞苗清)水剂3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0.25升左右。一次灌根未治愈的,隔几天再灌1次。

6.拔除病株,集中烧毁,消灭菌源:对田间发现的死亡瓜秧,及时拔除,集中烧毁,不能随处乱扔。对病株拔除后的病穴,要撒石灰或施入灌根药液消毒。

7.田间卫生:西瓜收获后,将瓜秧集中烧毁,消灭菌源。

发病初期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用1%抗枯宁20毫升或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克,对水10-15千克,每株50-150毫升/次,连灌2次;在开花初期至初果期选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200毫升/次,间隔7-10天,连灌2次;西瓜生长中后期用50%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400毫升/次。

枯萎病防治:

1.选择3-5年没种过西瓜的水稻土种植,以前种过瓜果类蔬菜的地块种植嫁接苗。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底肥时每亩使用100亿枯草芽孢杆菌(7+3)1千克进行预防。

3.种子消毒:用55℃开水浸种15分钟;用2.5%咯菌腈(适乐时)1500倍种子包衣处理后再催芽、播种。

4.移栽前用30%恶霉灵(土菌消)2000倍叶面喷雾土壤进行消毒。

5.移栽后用30%恶霉灵(土菌消)2000倍+100亿枯草芽孢杆菌(7+3)500克/亩+爱诺森500倍或活力碳500倍浇定根水,促进早发新根,预防枯萎病。

6.发病后清除病残体、拔除病株避免传染。

7.发病用100亿枯草芽孢杆菌(7+3)500克/亩灌根未发病植株进行预防。

连作西瓜地枯萎病一般较严重,药剂防治既大量增加种植成本,效果还不见得如。轮作是有效的防控办法,最好水早轮作。

①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拔除病株。发生过西瓜枯萎病的田块,最好间隔三年以上再种西瓜。发病病株立即拔掉烧毁,并在病株穴中灌入20%的新鲜石灰乳,每穴灌药液500毫升。

②选用抗重茬的西瓜品种,也可用葫芦做砧木嫁接西瓜苗。

③加强栽培管理:瓜地要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雨后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成涝。浇水最好沟浇;采用细水渗灌,不要大水漫灌。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特别是结瓜期更要控制氮肥的用量,以引起蔓叶徒长,诱发枯萎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