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第一次检查于60~70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2、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同时,孵化室也应该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3、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4、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5、净化种鸡群,建立无鸡白痢的健康种鸡群。应从无鸡白痢的鸡场引进种鸡或种蛋。6、种鸡应定期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药物预防和病原检测,发现阳性鸡应及时淘汰,鸡粪及其污染的笼具应及时发酵处理和严格消毒。7、孵化室、孵化箱及种蛋在入孵前应严格消毒,不留任何“死角”,彻底杀灭种蛋外壳上的病原,严禁种蛋间相互污染、传播,出壳后及时拣出病、弱雏。8、开始饲养时应连续服用5天诺氟沙星,以预防雏鸡白痢病,停药一周后再用5天。同时应加强管理,搞好通风换气、增温保暖、带鸡消毒。9、凡进入鸡场的车辆和人员应经喷淋消毒,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育雏舍,工作人员应搞好个人卫生、坚守岗位,不串岗、不聊天。10、饲料营养应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足,发霉变质或过期的饲料不应再用来饲喂,料槽内剩余的饲料应及时清理,水槽和料槽应定时清洗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