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褐斑病的发病原因?

2025-06-01 09:14

大豆褐斑病发病原因主要为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持续时间长,尤其在连作地和重迎茬地块发病较重。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也会加重大豆褐斑病的发生。适宜病害发生的温度为24—28℃,最高36℃,最低5℃,潜育期一般为10—12天,适宜的降水量有利于病害发展。高温干燥则抑制病情。

大豆褐斑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包括:病菌以器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可导致幼苗子叶发病,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底部叶片,后进行重复侵染向上蔓延。侵染叶片的温度范围为16~32℃,28℃最适,潜育期10~12天。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病菌主要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越冬和传播。翌年越冬菌侵染白菜叶片引起发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病种子可随调运远距离传播。病菌喜温湿条件,发育适温25~30℃,要求98%~100%相对湿度,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最佳。重茬地、邻近早熟白菜田块、偏施氮肥、低洼、黏重、排水不良地块发病较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