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2025-05-31 08:24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小麦土传病害,在田间呈点片发生。病菌先侵染小麦茎秆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节间,导致茎基部变褐色(俗称“酱油杆”),茎秆输导组织无法向上供应养分,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后期植株折倒、枯死和枯白穗。潮湿环境下,茎节处出现粉红色霉层,麦秸空腔中有白色菌丝。

该病主要侵染小麦的茎基部位与根部,各生长阶段均可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形态分布在土壤及病残体上,侵染小麦根茎连接处。小麦播种发芽出苗后,镰刀菌种开始侵染,幼苗茎基部由叶鞘向茎秆一、二节及根部侵染,形成黄褐色斑点并逐渐转为褐色病斑。湿润气候下,幼苗发黄、死亡。春季温度升高、雨水充沛时,病斑向黑褐色转化,茎节基处出现红色霉层,为病原菌孢子。成熟期小麦出现白穗,籽粒瘦小,干粒质量降低。

幼苗受侵后,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导致幼苗死亡。成株期叶片或叶鞘上出现黑褐色梭形病斑,逐渐扩大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

小麦茎基腐病属于干旱胁迫发病严重的病害,浇水次数和时期对病害发生有明显影响。冬前和返青拔节期分别浇1次水可有效减轻病害。合理施肥也很重要,过量施用氮肥会加重病害发生,根据田间土壤肥力合理配方施肥能有效控制病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