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筋腐病是生理病害,由于土壤中氮肥过多,氮、磷、钾比例失调,土壤含水量高,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光照不足,温度偏低,二氧化碳量不足,新陈代谢失常,维管束木质化而诱发。植株结果期间低温光照差,植株对养分吸收能力差,影响光合产物积累,易发生筋腐病。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妨碍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筋腐病重。番茄苗蹲苗太狠,再突然给大水,该病发生率很高。一般情况下,叶量大,生长势强的品种,病轻或不发病。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生理性病害。保地栽培中发生重,发病严重时病果率可达60%以上,降低产量和品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褐变型:主要在第一穗和第二穗的幼果上发生病变,在果实膨大的时候,果面局部会出现褐变,凹凸不平,果实变硬或形成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皮内有茶褐色条状坏死,果肉变褐,果心变硬。2、白变型:从外观上看,番茄果皮着色不均匀,红色少,呈橙色,有轻微的凹凸不平,剖开病果,可见果肉部分出现白色“糠心”,发病处变硬。
该病一般只发生在果实上,茎、叶无明显异常。但重病时,有时可见植株顶部及下叶弯曲,小叶中肋突出。剖开植株,在距根部约70厘米处的茎部,可见输导组织有褐色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