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结的原因包括:盲目过量使用化肥、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过酸或过碱、地膜的大量使用、连续耕作、风沙和暴雨水土流失。长期使用化肥、不轮作倒茬、不深翻、不用农家肥等也是导致土壤板结的重要因素。
土壤板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作物根系能力下降,缺氧导致根系活力减弱,影响养分吸收;同时容易导致缺素症,造成作物生长不良,肥水利用率降低,最终导致减产。
改良措施包括:
1.物理改良:通过客土掺混、合理轮作、深耕改土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加厚耕作层,提高地力。
2.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测土配方肥,科学施肥、根外追肥、控制微肥等,增强土壤理化性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渗透性,增加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微量元素吸收,改善板结现象。
3.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科学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富含有机物和营养元素,能使土壤疏松多孔,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降低黏质土的黏结性。底肥应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如堆肥、饼肥、人畜粪肥等,减少化肥使用。
定期深松、增加农家肥使用量、轮作倒茬、减少化肥用量等措施均能有效改良土壤板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