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根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病菌的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翌年萌发产生分生孢子直接侵染植株根及根茎部。分生孢子可随雨水、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病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带菌种子萌发直接侵染幼苗。其传播途径随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可借虫传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及苜蓿花叶病毒,其发生与蚜虫和蓟马的发生情况关系密切,特别遇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可促进蚜虫传毒,还会降低寄主的抗病性。传播辣椒病毒病的蓟马有茶黄蓟马和棕榈蓟马。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染。阴湿多雨、地势低洼,发病严重。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高温、高湿、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于发病。种植地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茎节受蝼蛄为害伤口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病情。防治措施包括精选品种、实行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进行3~5年轮作、精耕细整土地、悉心培育壮苗、定植后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浇水、喷施促花王3号和辣椒壮蒂灵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控制定植后温度在20~30℃、地温25℃、湿度不高于9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