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翻土壤,使菌核不能萌发,并实行轮作,培育无病苗。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抑制菌核萌发及子囊盘出土。发现子囊盘出土,及时铲除,集中销毁。加强管理,注意通风排湿,减少传播蔓延。棚室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亩用10%速克灵烟剂250-300克熏1夜,也可于傍晚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7-9天1次。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植株茎的基部和地面上应喷洒药液,隔7-8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土壤消毒处理:番茄收获后,深翻20㎝以上,将病菌翻入土壤深处,减少危害。移栽前,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kg/667平方米,对细土20kg拌匀耙入土中消毒。培育无病壮苗:结合净种和净土,用55℃温水泡种子半小时,或用10%盐水漂洗种子2-3次,杀死病菌,定植前淘汰病苗。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采用滴灌浇水,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性能。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适时打老叶,收获后清理病株残体。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雾防治,使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