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经历25~30天。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历50天左右。根据玉米生育特点,在生产管理上分为中期和后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中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后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保持绿叶功能,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
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拔节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15千克,大喇叭口期60%~70%,约20千克左右,追肥以氮肥为主。由于高温干燥,以深施效果最好,可有效减少肥料的挥发损失,有利于根系吸收,但施肥过深时会因肥料远离根系而使增产效果降低,施肥深度应掌握在9~10厘米,施肥深度掌握在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8~10厘米,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20厘米。施肥必须与灌水相结合,可使肥料效果显著提高。
主攻目标:控秆、促穗、植株健壮,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丰产长相:植株墩实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基部节间短,叶片宽厚、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生长集中,迅速形成大喇叭口,雌雄穗发育良好。管理措施:开沟培土结合中耕管理进行,可起到翻压杂草、提高地温,增厚玉米根部土层的作用,有利于气生根生成和伸展,防止玉米倒伏,有利于灌水、排水。适期追肥此期处在玉米需水肥的临界期,是形成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要重施氮肥。结合开沟,亩施氮肥40市斤左右,追肥深度5cm。及时灌水开沟追肥结束后,应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玉米长相及时灌水。防止病虫害玉米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叶蝉等。此期应加强田间监测及做好农情调查,发现病虫危害要及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