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特点?

2025-05-28 09:31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幼羔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多发生于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有些地方3~8月龄的羊也有发生,呈现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该病的发生与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有关。放牧季节很少发生,冬春舍饲期间常发。经消化道感染。

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状,带有气泡,具有恶臭,起初呈淡黄色,继之变为淡灰白色,含有乳凝块,严重时混有血液。病羔腹痛、拱背、委顿。可观察到腹部和腿部内侧的皮肤颜色发黑,肠壁脆弱,肠腔空虚,心包积液。

3~8月龄的绵羊羔和山羊羔是主要的患病群体,超过1周岁的绵羊和山羊群患病的比较少见。一般该病集中发生于6~10月份,初期呈现散发的状态,到8~9月份达到患病的最高峰,出现大量死亡的羔羊,而发展至10~11月份之后疫情就会停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