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玉米蚜虫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物理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早期虫源。
二是化学防治。1、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可以防治苗期蚜虫。2、用5%甲拌磷颗粒剂每亩200克,掺细砂或土1.5千克,每隔1垄撒药1垄,熏蒸杀死蚜虫;或用0.5%乐果粉剂每亩喷撒1.5-2.0千克。在玉米心叶期,蚜虫盛发前,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撒玉心叶内,或每亩用15%毒死虫蜱颗粒剂300~500克;或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兼治玉米螟。3、苗期和抽雄初期即当百株玉米蚜量达4000头,有蚜株率50%以上时,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6000倍液等喷雾。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8000倍,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20000~25000倍。在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上述药液灌心,也可用40%氧化乐果50~100倍液涂茎。每次给玉米的种子播种前,可将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适量地和种子种植到土壤里,通过这些药剂给种子包衣,等待种子快生根发芽时,再给其喷洒一次噻虫嗪、吡虫啉,进行第二次包衣,可有效地预防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