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发病有哪些规律吗?

2025-05-26 15:58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较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更有助于病害发展。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发生加重。气温越低,持续期越长,病害也越严重。持续低温、雨后暴晴,温差大,根部吸收水分少,而叶片水分蒸发量大,导致幼苗生理失调,使病害急剧发生。

秧田条件和管理不当也是立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床土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覆土过厚,以及施肥、灌水、通风等管理不当,都有利于病害发生。水稻立枯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有尖孢镰刀菌、丝核菌和蠕孢菌等。病菌普遍存在于土壤、粪肥、种子和植物病残体上,在遇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或寒流时,病菌侵入幼苗发病。在旱育秧条件下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主要是由秧田管理中,通风炼苗不彻底,秧苗生长幼嫩,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或遇久阴乍晴和大风天气,在生长繁茂幼嫩处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