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如何有效预防病毒病和白粉病的发生

2025-05-26 17:22

黄瓜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不同年份之间发生程度有所差异,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黄瓜均可发生。病害分为黄化型、花叶型和皱缩型三种主要类型。

黄化型病毒病表现为中、上部叶片在叶脉间出现褪绿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黄色,或全叶变鲜黄色,叶片硬化,向背面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花叶病毒病在幼苗期表现为子叶变黄枯萎,幼叶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成株期则新叶为黄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皱缩,严重时叶反卷变硬发脆,常有角形坏死斑,簇生小叶。皱缩型病毒病则表现为新叶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叶形变小,出现蕨叶、裂片;有时沿叶脉出现坏死。

黄瓜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种苗或土壤带毒,昆虫传播以及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传毒。病害循环中,黄瓜种子不带毒,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田间杂草如鸭跖草、反枝苋、刺儿菜、酸浆等都是桃蚜、棉蚜等病毒病传毒蚜虫的越冬寄主。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40分钟;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及时防治蚜虫;及时清洁田园。加强管理,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培育壮苗,及时追肥、浇水,防止植株早衰。防治蚜虫等刺吸式害虫,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物理防蚜覆盖银灰色避蚜纱网或挂银灰色尼龙膜条避蚜,或进行黄板诱蚜。

药用价值方面,蕨菜嫩叶含胡、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蕨菜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具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