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防治番茄叶霉病?

2025-05-25 14:18

1、合理轮作:和非茄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

2、种子消毒:无病种子可减轻田间由种子带菌引起的初侵染。引进种子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种。利用种子与病菌耐热力的差异,选择既能杀死种子内外病菌,又不损伤种子生命力的温度进行消毒。对于温室栽培的番茄种子宜选择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以清除种子内外的病菌,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却,用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取出种子后用清水漂洗几次,最后晒干催芽播种。

3、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发病前预防:丙森锌(安泰生)、烯肟·戊唑醇(爱可)+氢氧化铜(冠菌清)。

发病严重时:肟菌·戊唑醇(拿敌稳)+喹啉铜(净果精)、丙环唑(叶冠秀)+碱式硫酸铜(丁锐可)+芸苔素内酯(云大120)。

防治叶霉病除了药剂方面的预防以外,菜农还应病害的发病特点,做好棚室环境的调控,做好综合防治。及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采用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从而抑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再侵染;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放风,尽可能降低温室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时间,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叶片尽可能地摘除,也可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发生;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性。

番茄叶霉病用多抗霉素、啶菌恶唑、啶酰菌胺、腐霉利、嘧霉环胺、嘧菌酯加戊唑醇、苯甲嘧菌酯、露娜森或春雷霉素等喷雾要均匀,水量要充足,最好加上叶面肥,可以恢复受损的叶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