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025-05-24 13:30

水稻分蘖期间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有:早施促蘖肥、酌施保蘖肥,氮素营养对水稻分蘖起主要作用。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蘖肥,使叶色迅速转黑。水稻分蘖期田问管理:1:水分管理:做到浅水分蘖。2:及时施好分蘖肥。3: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钻心虫、卷叶虫、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南方黑条短缩病等病虫害。水稻分蘖期,是决定穗数,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期。田间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浅水勤灌、适当晒田:返青后,秧苗进入分蘖期,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应进行浅水灌溉,一般保持1.5-3厘米水层为宜,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二、早施分蘖肥。应早施分蘖肥,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一般亩施用尿素4-5公斤为宜,均匀撒施,保持浅水层状。三、病虫害防治。分蘖期主要的病害有叶瘟,条纹叶枯病,虫害有稻蓟马、二化螟、稻水象甲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避免蔓延。稻瘟病,可亩用20%三环唑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二化螟选用甲维盐、阿维菌素复配剂等药剂。防治稻蓟马、稻水象甲的田块另加噻嗪酮或乙虫腈或噻虫嗪等药剂。管理技术要点可以概括成两个字:“促”和“控”,前期“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后期“控”制无效蘖,提高成穗率,为丰产打下基础。注意事项之一:早施、适施分蘖肥。在水稻分蘖前期及时追施分蘖肥,保持浅水促分蘖,到分蘖后期要晒田,防治无效分蘖。同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水稻分蘖期前期要促进水稻分蘖,保证肥料供应,浅水灌溉。后期要控制分蘖,当每穴颗数够用时,及时深灌水控蘖,尽量减少无效分蘖。水稻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一要及时追施分蘖肥;二要及时化除;三要田间湿润管理;四要及时做好病虫害预防。一、科学施用分蘖肥。分蘖肥氮肥总量的40%分二次使用,第一次分蘖肥施入总氮肥量的25%,间隔10天施第二次分蘖肥,施入总氮量的15%,使用肥料以尿素为宜。对于缺锌或底肥没有施锌肥的地块,分蘖肥可加施锌肥,用量每公顷15-25千克硫酸锌,具有促进生长、增加分蘖的作用。二、浅水灌溉、适当晒田。水稻返青后进行浅水灌溉,灌水深度3-5厘米,浅水灌溉可以提高土温和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养分,以利根的生长和分蘖的发生,浅水还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的萌发,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三、及时防虫、除草。1.水稻潜叶蝇。在幼虫初发期,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0-90克/公顷;或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90-120克/公顷;或40%乐果1500毫升/公顷,兑水茎叶喷雾。如潜叶蝇发生较轻可通过排水晒田减轻危害。2.杂草防除。水稻返青后每公顷用30%杀稗磷750-1000毫升加15%乙氧磺隆水分散粒剂225克结合分蘖肥(尿素)施用。水稻分蘖期是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一般在插秧后7天内追施分蘖肥,分裂前期保持田间有浅水,随后采取干湿灌溉措施,增加有效分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