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不好,湿度大,温度适合,容易触发炭疽病菌源快速扩张,形成病害症状,及时用药物喷施控制,以免造成损失。豆角炭疽病发病条件主要有品种不抗病、种子带菌、重茬连作、田间高温潮湿、田间长时间积水、土壤湿度长期过大、连续阴雨天气等。该病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7℃,湿度为100%。温度低于13℃,高于27℃,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病菌生育受抑制,病势停止发展。温室内有露、雾大,易发此病,此外栽植密度过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易发病。温度20℃,相对湿度95%以上,最有利发病。当温度高于27℃,相对湿度低于90%时,很少发病。地势低洼、土质粘重、连年重茬、种植过密的地块及多雨、多露、低温、多雾均易发病。炭疽病借雨水、气流传播。豆角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多露、多湿条件下易发病,发病初期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严重时危害荚查,形成红褐色病斑,等到病斑绕茎一周,就会导致植株死亡。4月开始发生,6-7月为害最重。高温、多雨、多雾、多露、日照不足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大雨过后骤晴、闷热,病情迅速发展,特别是7-8月多雨潮湿天气发病重,干旱少雨的天气发病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