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控制浇水,如雨水多,要及时排水防涝。进入立秋后,最低日平均气温在15℃左右时,是韭菜适宜生长的季节,应加强肥水管理。结合追速效性氮肥2-4次,每次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硫酸铵15公斤左右。在第一刀收割前5〜7天浇一次小水,并顺水冲施硝酸铵,用量掌握在每公顷250〜300千克,以后的每刀在收割前5〜7天都要浇水施肥。化肥要事先用温水化开,再顺水冲施。这次肥水可以增加产量,特别是下一刀的产量,使茎叶鲜嫩;同时造足底墒,为下一刀韭菜的萌发和早期生长提供水分条件。肥水时间距离收割不可太近,更不能拖延到收割后进行,否则会影响收割作业,还容易发生病害。浇水之后要注意及时放风排湿。当收割伤口愈合后,如果土壤出现缺水症状,可以再补浇一次小水,这对于提高产量有明显作用。浇水过后一定注意在保持温度的同时,放风排湿,防治病害,防止韭菜倒伏。每次随水施肥以硝酸磷肥的效果最好,追施碳酸氢铵可以改变某些品种叶色稍淡的不足,但施用碳酸氢铵必须先用水化开,再顺水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