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茄子发生猝倒病的规律有哪些?

2025-05-23 09:44

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通常是土壤中的习居菌。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从伤口或穿破表皮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流水和溅水传播,带菌的种子也能传播病菌。病菌适宜34~36℃高温,但在8~9℃低温条件下仍能活动,低温对幼苗生长不利,故在低温条件下反而发病重。土壤潮湿是此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早春苗期遇阴雨、光照不足,或夏季播种后遇大雨,猝倒病可能大发生。当幼苗长出真叶皮层木栓化后,逐步进入抗病阶段。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潜育期1~2天。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又遇高湿时,感病期拉长,容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加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