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菌主要通过土壤、病残体及种子表皮内的卵孢子进行传播,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发生很严重的地块,导致颗粒无收。大豆疫病罹病种子在病原菌传播尤其是远距离传播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成熟的种子里,病原菌呈休眠状态并具有活力。生产上大豆茎部染病后,靠近病茎节位的豆荚也常被侵染形成种子带菌,病菌能侵染种子的种皮、胚和子叶,种子里的疫霉菌卵孢子只产生在种皮里,而胚和子叶里充满菌丝体,经测定存放18个月,具活性的卵孢子成为该病的重要侵染源。大豆疫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在收获过程中发现混杂在种子样品中的土壤(粒)带有活的疫霉菌病土是病原菌在田间传播的重要途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是田间传播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