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穗病主要为害穗部,病株比健株稍矮,抽穗略早。最初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穗子变为黑粉,即冬孢子。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的,留在穗子的上半部。小麦腥黑穗病:病株矮化,分蘖增多,病穗较短且颜色较深,开始为灰绿色,之后变为灰白色,颖壳张开后露出病粒。小麦散黑穗病:发病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的薄膜,病穗尖端露出苞叶时会散出黑粉,此时病穗只剩下残留的穗轴。小麦秆黑粉病:叶片、叶鞘、茎秆上出现银灰色隆起的条状疱斑,包膜破裂后会散出黑粉。小麦受害后,大多是全穗麦粒变成病粒,少部分穗为部分麦粒变成病粒。病粒较健粒短肥,初为暗绿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外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并有鱼腥味,故称腥黑穗病。散黑穗病主要为害穗部,小穗畸形,偶尔也为害茎和叶片。病株比健康植株稍矮,抽穗略早,带菌植株抽穗前不表现症状。所有小穗的子房、种皮及颖片均成为黑色粉末,被侵害的子房和颖片发育成冬孢子堆。在病穗抽穗时,薄膜破裂,孢子随风飞散,病穗只残留穗轴,在穗轴的节部还可以见到残余的黑粉。后期的病穗仅残留曲折的穗轴。病株严重矮化,株高只有健壮株的一半左右,个别小蘖感病后紧贴地面,高度不足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