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花叶病源为病毒,毒源主要来自种子带毒和越冬杂草上寄生。病毒通过蚜虫吸食叶片汁液传播,汁液磨擦和种子也有传毒作用。玉米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除侵害玉米外,还浸染高粱、谷子等作物及杂草。初浸染毒源来自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初春,越冬蚜虫复苏后,在新长出的带毒杂草嫩叶上取食而获毒,有翅蚜虫迁飞将病毒传播到春玉米及杂草上,造成病害流行。6〜7月份如天气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而利于蚜虫繁殖、迁飞,发病重。1)在田间尽早识别并拔除病株是关键防治措施之一。2)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减轻发病。3)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