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花叶病毒种子不带毒,桃蚜、棉蚜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每当春季发芽后,开始活动或迁飞,成为传播此病主要媒介;汁液摩擦也可传毒。发病适温20—25℃,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症。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管理粗放、杂草多,与瓜类作物邻作,蚜虫数量大,发病严重。此外,田间缺水、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病害也较重。病毒均在活体寄主上存活越冬,土壤不能传染,种子有可能带病传染,但其作用程度还需科技工作者进一步研究。病毒病传播方式主要是昆虫(以蚜虫为主)吸食寄主汁液后携带了病毒,再飞跃到寄主上叮咬吸食汁液时将病毒传染给寄主,实现病毒的传染。因此,病毒病的发生与昆虫主要是蚜虫(或粉虱)的发生是相伴相随的,在有病毒源的情况下,蚜虫大发生引起病毒病的严重发生。干旱、高温、强日照条件下,有利于蚜虫繁殖,因此病毒病传播发展就快,病害发生严重。苦瓜病毒病主要在高温、强日光、天旱情况下发生多。苦瓜病毒病主要发病原因由蚜虫传播。苦瓜病毒病主要是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病毒病菌在种子带或病残体致病。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利用肥水。苦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和西瓜花叶病毒侵染造成,在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在寒冷地区,两病菌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寄主上或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致病害蔓延扩展。在温暖地区,病菌不产生闭囊壳,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完成其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通常温暖湿闷的天气,施用氮肥过多或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或不良发病重。病毒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虫传播。苦瓜病毒病发病的条件是田间存在传播病害的虫源。种子带毒,也有可能是蚜虫蓟马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