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型禽痘以头部皮肤多发,有时见于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起初出现麸皮样覆盖物,继而形成灰白色小结,并很快增大,略发黄,相互融合,最后变为棕黑色痘痂,经20~30天脱落。禽痘的潜伏期为4~8天,通常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皮肤型一般无全身症状。粘膜型又称白喉型,病鸟起初流鼻液,有的流泪,2~3天后在口腔和咽喉粘膜上出现灰黄色小斑点,很快扩展,形成假膜,如用镊子撕去,则露出溃疡灶,全身症状明显,采食与呼吸发生障碍。混合型则是皮肤和粘膜均被侵害。败血型较为少见。
皮肤型禽痘以头部皮肤多发,有时见于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起初出现麸皮样覆盖物,继而形成灰白色小结,并很快增大,略发黄,相互融合,最后变为棕黑色痘痂,经20~30天脱落。禽痘的潜伏期为4~8天,通常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皮肤型一般无全身症状。粘膜型又称白喉型,病鸟起初流鼻液,有的流泪,2~3天后在口腔和咽喉粘膜上出现灰黄色小斑点,很快扩展,形成假膜,如用镊子撕去,则露出溃疡灶,全身症状明显,采食与呼吸发生障碍。混合型则是皮肤和粘膜均被侵害。败血型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