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大戟属植物地下部分越冬,同时也可以通过冬孢子或休眠菌丝在感病的苜蓿残体上越冬。在冬季较温暖的地区或年份,夏孢子也可能越冬。越冬后,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并侵染大戟属植物,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苜蓿上产生的夏孢子可通过风力传播,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从而加剧病害的流行。
苜蓿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大戟属植物地下部分越冬,同时也可以通过冬孢子或休眠菌丝在感病的苜蓿残体上越冬。在冬季较温暖的地区或年份,夏孢子也可能越冬。越冬后,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并侵染大戟属植物,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苜蓿上产生的夏孢子可通过风力传播,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从而加剧病害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