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发生灰霉病如何防治?

2025-05-20 06:43

西葫芦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幼果、叶、茎或较大的果实。灰霉菌首先从开败的雌花入侵,侵染初期花瓣呈水浸状,花表面有密集的白霜,之后变软腐烂并生出灰褐色霉层,导致花瓣腐烂、枯萎、脱落。由病花向幼瓜蒂部扩展,导致幼瓜蒂部褪绿,逐成水渍状湿腐、萎缩,产生灰色霉层。果实往往多从先端发病,受害部位先变软腐烂,直至整个果实软腐,果面产生灰色霉层。发病组织如果落在叶子或茎蔓上也会引起茎叶发病。叶片上的病斑,初为水渍状,后为浅灰褐色,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褐色轮纹,形成不规则大斑。茎蔓发病出现灰白色病斑,生灰褐色霉状物,绕茎一周后溃烂,造成茎蔓折断,前部瓜蔓死亡。该病病部灰色不同于西葫芦褐腐病,两种病症相似但病原菌不同,因此在防治方法、使用杀菌剂上有不同,生产上要注意区别。

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药剂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