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刺盘孢属和长圆盘孢属真菌引起,主要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和叶片。病害发生后会导致辣椒落叶和烂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害症状果实染病
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病斑稍凹陷,表面有明显的环纹状橙红色小粒点,后期转变为黑色小点。这种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会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团。干燥时,病斑干缩变薄成纸状,容易破裂。
叶片染病
叶片发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初期呈水浸状褪绿色斑点,逐渐变为褐色,病斑近圆形,中间灰白色,上有轮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并伴有同心轮纹,最终导致叶片脱落。
茎和果梗染病
茎和果梗发病时,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病原与传播
病菌以拟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田间病株残余组织内的拟菌核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或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可有效减少病菌感染。
2.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余,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在苗期和幼果期,喷洒43%大生富或45%咪鲜胺,可以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与高温高湿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控制田间湿度和温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减少病害发生和危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