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地力,改良土壤性状的有效途径。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的有机质含量在80%以上,还田可以较好地提高地力。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二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三是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四是增产、增益、保护生态环境。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秸秆中含有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和多糖类有机物质。还田腐熟后,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有机、无机养分,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增加通透性,提高地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