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是怎样发生的?

2025-05-19 11:51

水稻稻曲病病原菌以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粒上越冬,第二年夏秋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与幼颖。水稻抽穗前后,适温多雨天气、偏施氮肥、生长嫩绿田、长期灌深水田都可加重稻曲病发生。遭遇不良气候,如水稻抽穗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易发生稻曲病。田间管理不当,如水稻栽培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日照少等原因也容易导致稻曲病的发生。此外,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生稻曲病的程度更重,偏施氮肥也会增加稻曲病的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