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如何防治?

2025-05-18 08:14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发病最重。防治方法包括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和化学药剂防治。有水源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旱地可与瓜类、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或花生与冬小麦轮作,提倡3~4年以上轮作,与甘薯、玉米或采用水旱轮作方式较为适宜。

药剂防治方面,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20%噻菌铜溶液、20%叶枯唑、春雷霉素等,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250毫升,每10天1次,连灌2-3次。叶面喷施龙克菌、多宁或加瑞农等,5-7天一次,连喷2-3次,配合甲基硫菌灵加硫酸铜钙灌根,每株200-250毫升,7天一次,连灌3-4次。花生种植可选用800倍液中生菌素+300倍液辛菌胺醋酸盐+芸苔素内酯,从苗期喷洒,10至15天一次,发病苗间隔一周喷洒一次,连续三次。

加强田间管理,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后及时排水。花生生长期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地果壮蒂灵,提高地果膨大活力。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对酸性土壤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播种前每667m2施石灰35-50kg,铲除杂草,清除病残体。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