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更为严重。该病害在病叶率超过45%和病果率超过50%时,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在中国南方,病原菌全年都存在于草莓植株上,春秋季节分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播。病害最初出现在匍茎抽生及育苗期,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更为严重。白粉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通常在经历较高相对湿度后会出现发病高峰,遮光条件也能加速孢子的形成。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更为严重。该病害在病叶率超过45%和病果率超过50%时,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在中国南方,病原菌全年都存在于草莓植株上,春秋季节分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播。病害最初出现在匍茎抽生及育苗期,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更为严重。白粉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通常在经历较高相对湿度后会出现发病高峰,遮光条件也能加速孢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