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绵疫病主要损害果实,以近地面幼果发病居多。果实发病初期,在茄果外表产生水渍状圆形小雀斑,后迅速扩展、蔓延至全部果实。茄果病部呈黄褐色或暗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满茂盛的白色絮状霉层,内部果肉变褐、糜烂。长茄系各品种多在果实腰部受害。发病初期病部生水浸状圆形病斑,逐渐扩大后可蔓延到整个果实。病部稍凹陷,黄褐色或暗褐色,在较高湿度下产生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内部果肉变黑腐烂。当病斑扩展到全果二分之一时,果实就很容易与花萼脱离而掉落。病果落在潮湿地面,很快全果腐烂遍生白霉,最后千缩成为黑褐色的僵果。
叶片被害,产生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扩展极快。潮湿时病斑边缘不清,生有稀疏的白霉,干燥时病斑边缘明显,易干枯破裂。花常在发病盛期受侵,呈水渍状褐色湿腐,很快向下蔓延,常使嫩茎变褐腐烂、缢缩以至折断,其上部叶片萎蔫下垂,潮湿时也长出茂密的白霉。
幼苗发病时,嫩茎呈水渍状缢缩,发展很快,常引起幼苗猝倒,终至枯死;苗床湿度大时,在苗床或其附近床面上常见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
防治措施包括:1、选用抗病种类。2、轮行换茬。应该选择高低偏中、排灌便利的田块,秋冬深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植;及时中耕、整枝,摘除病果、病叶;增施磷、钾肥等。3、病发早期,施用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防治2~3次。建议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氟吗啉锰锌,氰霜唑,氟醚菌酰胺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交替使用。在做好种子消毒和土壤处理的情况下,发病初期可选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