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黑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5-16 18:23

烟草黑胫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平均气温24.5℃至28℃最适合病害侵染,28-30℃发病最快,低于20℃很少发病。湿度是烟草黑胫病流行的限制因子,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3-5天,田间会出现发病高峰,全年第一场大雨(雨量在40毫米以上)后7天左右,病害开始流行。烟株现蕾前雨量大,病害加重。

黑胫病是土壤传播病害。连作烟田发病率在18%以上,隔年水旱轮作烟田发病率在3%以内,3年轮作烟田基本无发病。地势高的烟田发病率较低,病情较轻;地势低的烟田发病率高,病情重。同等品种和管理条件下,用房前屋后菜园地育苗比新地育苗发病早且严重,田间管理粗放则病害发生较重。

沙质壤土不易积水,发病较轻;粘质土壤容易积水,发病较重。不同品种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抗性也有较大差异,苗期和现蕾期前较感病,现蕾后较抗病。带菌的土壤、粪肥及灌溉水是主要初侵染源,带病烟苗次之,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引起再侵染。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距土表5厘米范围内活动,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侵染部位主要是茎基部。病害以土传为主,风雨、流水、灌溉水、粪肥、病土、病苗、农事操作等是其传播途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