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的潜伏期通常为5~6天。初期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随后发展成顶端扁平的水疱,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有脐凹,大小可达2~3cm,最大可达5cm。这些疹块常融合成片,几天后脱落,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加速病羊死亡。
轻症病例中,皮肤上散布稀少的痘疹,经过水疱、化脓、结痂过程,最终转为硬结节,俗称“石痘”。痘疹逐渐消失,不留痕迹。山羊羔尤其容易在口腔、舌黏膜及鼻腔发生病变,常伴发脓性感染和坏死杆菌病。
根据病程和症状可进行诊断,该病一般预后良好。康复的山羊将获得终身免疫力。但需注意与传染性脓疱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