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穿孔病的发病规律?

2025-05-13 06:42

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是常见的植物病害。细菌性穿孔病病菌在枝条病组织中越冬,春季随树液流动开始活动,溢出菌液,借风雨和昆虫传播,通过叶片气孔、枝条叶痕、芽痕及果实皮孔侵入,一般在5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霉斑穿孔病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被害枝梢或芽内越冬,第2年春季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幼叶,产生新的孢子后再侵染梢和果实,病菌潜育期因温度高低而不同。褐斑穿孔病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菌丝体也可以在梢组织内越冬,翌年春随气温回升和降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枝和果实,此病一般5月开始出现,春季如温暖潮湿,病害可提前发生;如气温较低、天气干旱,则很少发病。夏季干旱时病势进展缓慢,至秋雨季节又发生后期侵染。病菌潜育期因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而不同,当温度在25~26℃时潜育期约4~5天,20℃时为9天;树势强时潜育期可长达40天。雨水频繁或雾、露多的季节病害严重。树势衰弱或排水、通风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