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枯病发病条件有哪些?

2025-05-13 08:58

叶枯病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在适宜温度下,病菌的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生侵染。该病在7-10月份均可发生,高温多湿、通风不良利于病害的发生,植株下部叶片发病重,生长势弱的发病较严重。

枯萎病是冬瓜的主要病害,病原物是真菌类的镰刀菌,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变黄,干枯,幼茎、叶片及生长点萎蔫,根茎基部变褐、缢缩。成株发病,部分叶片中午萎蔫,叶色变淡,后全部萎蔫。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可存活5~10年,萌发后先长芽管,从根部伤口或根冠细胞间隙侵人,地上部重复侵染主要靠灌溉水;地下部当年很少重复侵染。土质黏重、地势低洼、灌溉排水不良、土壤冷湿、耕作粗放,对根系发育不利,枯萎病发生重。

果实染病病菌来自于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在田间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几天即显症。该病的发生与田间生态条件关系密切,坐瓜后遇高温、高湿易发病。田间管理粗放、肥力差发病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