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措施?

2025-05-11 07:21

当发生负泥虫为害时,可选用氯虫·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苦参碱等药剂防治。用药防治时期:观察稻田秧苗有2%-4%上有卵时开始用药防治成虫;在多数虫卵已孵化,虫体有小米粒大时开始用药防治幼虫。冬春铲除田边杂草,杀死越冬成虫,减少虫源基数。在幼虫为害有加重趋势时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30毫升/亩,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毫升/亩,兑水5升弥雾机喷雾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是每天早晨用扫帚扫一遍。化学防治方法是选择具有触杀作用的拟除虫菊脂类药剂例如速灭杀丁,敌杀死等喷雾防治。防治措施包括清除害虫越冬场所的杂草,减少虫源。一般于秋、春期间铲除稻田附近的向阳坡、田埂、沟渠边的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减轻危害。适时插秧,不可过早插秧,尤其离越冬场所附近的稻田更不宜过早插秧,以避免稻苗过早受害。插秧后应经常对稻苗进行虫情调查,一旦发现有成虫发生危害,并有加重趋势时,就应进行喷药。药剂可选用新一代六夫丁,30毫升一桶水,喷雾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