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落粒最主要的原因是过于成熟引起的,还可能是人为破坏和鸟类危害。水稻发生落粒时,可适当提早收获早季水稻,成熟后尽早收割,减少落粒谷,避免过度成熟自然落粒的现象,落下的谷粒可喂养鸡鸭等,以减少落粒谷浪费数量,经济实惠。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