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时采收防碰伤,二、及时预冷防软化,三、贮藏前的防腐处理,四、选择适用的贮藏方法,五、贮藏期的环境控制。
(1)人工防治:桃果套袋可减轻病害发生。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以消灭越冬病菌,减少初侵染来源。在桃芽萌动至开花前后要反复地剪除陆续出现的病枯枝及病果,防止病部产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2)药剂防治:桃树芽萌动期,全树均匀喷布4~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2%福美锌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铲除越冬菌原。谢花后从小桃脱萼开始,每隔10~14天喷一次杀菌剂。
(3)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磷、钾肥料,提高桃的抗病力;加强夏季修剪,树体通风透光,亦可降低发病程度。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的病枝、僵果及衰老细弱枝;在早春芽萌动到开花前后及时剪除初发病的枝梢,对卷叶症状的病枝也应及时剪掉。搞好开沟排水工作,防止雨后积水;适当增施磷、钾肥;并注意防治害虫。果园内套袋时间要适当提早,以5月上旬前套完为宜。
农业防治。起垄栽植: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地段建园,尤其是江河湖海附近及南方多雨阴湿地区,要起垄栽植,并注意选栽抗病的桃树品种。减传染源:桃花期前后,及时剪除新出现的病枯枝,防止扩大侵染。适时夏剪,改善树体结构,使之通风透光。桃果收获后,及时摘除病果,减少传染源。冬季结合修剪,消除桃树病梢、病果、集中烧毁。提抗病力:桃果实套袋可防止果实受侵染。但套袋前及去袋后,需进行喷药保护,加强果园管理,注意雨季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重点放在前期消灭越冬菌源及保护桃幼果上。桃树萌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谢花后5月下旬,喷1次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10天喷施1次药,共3-4次,以保护幼果。
桃炭疽病是重要病害之一,要引起重视。在秋冬季及时清除病梢、枯死枝等,减少病原。在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搭配五氯酚钠药液,消灭越冬病菌。发病初期喷施田安液剂或锌铜石灰液进行防治。
雨后及时排水,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严防枝叶过密,以减少发病诱因。特别是在地势较高的山地园区,每3-4年撒施1次生石灰,每亩撒施50-80公斤。秋季做好清扫果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