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苔。该病病原菌分有性、无性阶段,均可侵染大蒜,以无性阶段侵染为主。有性阶段为枯叶格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为匐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灰色或暗黄褐色,单生,卵形至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子囊壳群生或散生,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孢子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
发生特点:1、发生期早,持续时间长;大蒜叶枯病在大蒜出苗后2~3叶期即可被侵染。2、易暴发流行;(1)菌源充足。(2)种子带菌、乱引乱调。(3)品种抗性差。(4)气候条件有利其发生。3、常与大蒜紫斑病混发,加重为害4、病害为害程度与温湿度关系密切5、受栽培条件影响因素较多。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多年重茬种植,大蒜长势弱的地块发生重。氮肥施用过多,底肥不足,发病重。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蔬菜混作、植株受伤、植株生长瘦弱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降雨和田间高湿是发病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