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白粉病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播前先在阳光下晒种1-2天,以杀灭表皮杂菌,提高发芽势。用50-55℃温水搅拌浸种30分钟,温度降低到30℃继续浸种8-10小时,再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30分钟,冲净后在28-30℃下催芽48-72小时,露白时播种。2.加强管理: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7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尿素5公斤。病菌喜温、湿条件但耐干燥。丝瓜白粉病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0℃,以20-25℃为最适宜。其抗逆力较低,30℃以上,-1℃以下很快失去生活力。发病适宜温度为16-24℃。病菌适宜的湿度范围很广,在25%的相对湿度下,分生孢子亦能萌发,75%时为最适宜,萌发时不要水滴或水膜存在,否则会因吸水致细胞破裂,利其侵入和扩展,尤其是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更有利于该病流行。塑料棚或温室栽培丝瓜白粉病发生重。主要原因是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容易得到满足,生产中过于高温干旱或连续连阴雨对白粉病扩展有明显抑制作用。二、丝瓜白粉病的病原在病残体上或在棚室作物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原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在田间形成再侵染。由于病原繁殖速度很快,易导致流行。在温暖地区或棚室,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上越冬。借风和雨水传播。在高温干旱环境条件下,植株长势弱、密度大时发病重。白粉病始发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此期气温适宜,早晨露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白粉病发生。进入6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白粉病处于潜伏期,进入7月中下旬,白粉病迅速扩展蔓延,全田感染。种植过密、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植株徒长、湿度较大,都有利于发病。丝瓜白粉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丝壳白粉和二孢白粉菌侵染引起,通常由于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等因素造成。